初夏季节来临,气温逐渐攀升,走到街上明显感到头顶上太阳火辣辣的。爱美的年轻人早已用上各种防紫外的措施,防晒霜、防紫外遮阳伞、防紫外衣……。市场上各种防紫外功能衣服开始走俏,可是对于那些号称防紫外功能的衣物究竟有多大效果,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甚至经销商往往难以判定。
衣服防紫外线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防紫外衣服关键指标有哪些?实验室如何检测防紫外衣的质量?我们到广州纤维产品检测院的检测实验室找一下答案。
防紫外整理——涂在衣服上的“防晒霜”?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纺织品表面,会形成纺织品表面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是通过在纤维、纱线或织物上添加防紫外整理剂,将紫外线反射或吸收掉,减少透过率,从而获得防紫外线的功能。添加防紫外整理剂是在纤维或纺织面料表面增加涂层,好比是给衣服面料涂上“防晒霜”,从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其实普通的衣物尤其是厚重面料的衣服,也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夏天的衣服面料普遍质地轻薄,虽然也能屏蔽或吸收一部分紫外线,但是往往不容易达到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的要求,所以需要进行防紫外的后整理。”广州纤维检测院技术研发部质量工程师罗胜利博士告诉记者。
防紫外整理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远不像给皮肤涂一层防晒霜那么简单。如何选择整理剂、整理剂的用量、整理工艺等等,诸多因素影响着衣服防紫外功能效果。
“我们测试发现,有的防紫外服装洗涤多次后防紫外效果变化不大,有的洗一次之后防紫外功能显著下降。所以,防紫外整理剂的选择和整理工艺,大有学问。”罗胜利介绍“衣服紫外线防护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纤维原料种类、纱线表面形态及结构、织物组织结构、面料织造紧密度、面料颜色、面料厚度、紫外线整理剂的种类、添加量以及加入方式等。”
防紫外线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一般用紫外线防护系数、紫外线透过率表征产品的防紫外线性能。所谓紫外线防护系数是指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简称UPF。紫外线根据波段可划分为UVA(波长320nm~400nm)、UVB(波长280nm~320nm)和UVC(波长200nm~280nm)
标准GB/T18830—2009规定,当样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UVA的透过率T(UVA)AV <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UPF>40、T(UVA)AV <5%
通俗地说,比如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越大,对皮肤的紫外线防护功能就越强。日光紫外线UVA是指波长在315nm至400nm的日光紫外线辐射,这段波长对人体的伤害zui强,所以标准规定该段波长的透过率不得高于5%。
防紫外衣的质量如何检测?
图1 Labsphere UV-2000防紫外线测试仪
“把准备好的样品放到防紫外线测试仪器上,几秒钟就可以显示结果。”罗胜利介绍说。图1中的织物防晒指数分析仪就是罗胜利说的防紫外测试仪。
可是,有些衣服是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面料拼接成的,要对这些面料分别测试吗?
对于记者疑问,测试专家罗胜利给出答案,“实际检测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衣服。对于具有不同颜色或结构的非匀质面料,按标准要求应该对各种颜色或结构进行测试,以其中zui低的UPF值作为样品的UPF值。就像包含有蓝色、绿色、白色的彩色条纹,要对蓝色、绿色和白色部位分别测试,需要每个颜色都要达到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UVA的透过率T(UVA) AV <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衣服’。”
声明:以上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您的相关权益,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